要说篮球场上的超级巨星,科比布莱恩特和迈克尔·乔丹,这两位名字一出,球迷们脑海中顿时浮现出无数精彩瞬间。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从不打小前锋?难不成他们技术差,不会打这种位置?当然不是!今天就来破个“迷”。
首先得搞明白,篮球场上“位置”的规则可是有“江湖规矩”的。通常来说,控球后卫(1号位)负责发动进攻,得分后卫(2号位)擅长得分突破,得分大将称雄的也多出现在3号位小前锋。中锋(5号位)则像个“巨型巨人”,负责封盖和篮下强攻。而前锋(4号位)和小前锋(3号位)则偏向全能型选手,既能得分,又能防守,场上角色丰富多彩。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科比和乔丹偏偏不打小前锋位置?其实原因主要有几个:他们的身体素质、技术特点、战术配合需求和个人职业选择形成了特定的“标签”。
一、身高身材的“疯长”基因,让他们成为“控场大师”
乔丹的身高是6尺6寸(约198cm),科比也差不多是6尺6寸到6尺7寸(198-201cm),在篮球界算是“身高颜值”都拉满的等级。为什么这成了“禁区”呢?因为他们的身体素质,尤其是爆发力和弹跳,更多地展现在后场位置,快速切入和外线投篮更得心应手。打小前锋的话,身高反而成了“笨重”,不够灵活,可能影响到突破的速度和防守的敏捷性。
二、技术特长是“专属岗位”标配
科比和乔丹的得分手段多样:中距离、突破、后仰跳投,几乎无所不能。而且他们的篮下杀伤力足以让对手胆寒,打控球后卫或大前锋角色都能胜任许多场景,但如果硬要挤进小前锋的单打套路,可能就会“格格不入”。他们的技术都是针对“边线/后场”设计的,改打小前锋反而会“浪费”了自己擅长的领地。可以说,职业生涯中的技能树已经“定型”,不适合去试水“怪兽线”。
三、战术体系的“偏爱”决定岗位
当年,乔丹所在的芝加哥公牛和科比的湖人队都拥有明确的战术体系。乔丹的“飞人”标签让他成为得分机器,湖人队的战术布局也让科比在得分端绽放光彩。换句话说,球队的用人方向和战术需求决定了他们的出场位置。打小前锋,意味着需要身体更灵活、能在外围持球突破、拉开空间,但他们更倾向于站在“中线”甚至“高位”,进行单打、投篮,这样效果才最大化。
四、职业定位:巨星的“职业分工”
科比和乔丹都是极具“个人品牌”的球星,他们的职业规划也沿用“双核”思想——强调得分。球场上,岗位的界限并非死板,更多的是“角色标签”。乔丹的“飞人”形象是以“得分狂魔”出名,发挥出自己的“天赋”最为重要;科比同样如此,不想束缚在“守门员”位置,偏爱用“射手”“跳投王”身份夺人眼球。假如硬要叫他们去打小前锋,反倒会削弱他们原本的“巨星缩影”魅力,也影响球队整体战术布局。
五、个人偏好与身体状态的“选择性适应”
其实,从个人喜好和身体状态来考虑,科比和乔丹更适合打后场。例如,乔丹喜欢持球突破,模拟“控球大师+得分机器”,极富创造力;科比也偏爱打球的“中距离+外线投射”。如果让他们打小前锋,他们可能会觉得“角色太局限”,不如继续发挥“爆点”技能,把自己打造成“得分举报”。
六、历史传统:巨星“低调”不打多位置
篮球历史上,很多顶级得分手都并非多面手,比如韦斯特布鲁克、杜兰特等,不过像乔丹、科比这样万众瞩目的巨星,偏偏避开了小前锋这个“容易被歪”的位置。为什么?或许是因为他们更喜欢在自己擅长的“领土”里拼杀,避免“分心”带来的战术复杂度,也为了塑造“铁血传奇”。
总结一下,科比和乔丹不打小前锋,除了身高身材、技术特点、战术框架、职业定位和偏好等多方面原因相辅相成。而某些“天赋爆棚”的巨星,早已在场上找到“个人舞台”,用“自我的演绎”征服了无数球迷的心。毕竟,篮球真是一场“天赋PK”与“战术策略”的奇妙融合游戏,是不是觉得这些“潜规则”像极了职场中的“岗位习惯”呢?而且,你有没有想过,假如乔丹和科比打起小前锋,球场会变成哪样子?会不会一预示着又一轮“巨星变身”大潮的开启?
2021年国家乒乓球男队队员名单:马龙、许昕、樊振东、梁靖崑、王楚钦...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2021比利时欧洲杯战绩,以及比利时国家队历届世界...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王楚钦单打冠军后的微博王楚钦为什么微博取...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2022年世界杯在什么时候结束,以及世界杯2022...
2023年欧洲杯赛程时间表2023年的欧洲杯预选赛赛程有...